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重庆、武汉和南京分别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11月14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长江经济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取得的成就,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长江经济带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带
近年来,无论是沿岸居民群众所见所闻,还是生态环境部的环境质量公报,无不印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发生的转折性变化,一轴水清、岸绿、环境美的生态画卷渐次展开。从生态环境部的环境质量数据看,2019年,在长江流域509个国家监测的水质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1.7%。从群众所见所闻看,江豚频频现身,中华秋沙鸭成倍增长。开展生态修复,从有关部门到地方,都在拿出实招,取得实效。如近年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沿江9省市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截至今年10月,共摸查长江干流岸线涉嫌违法违规项目2441个,其中2414个已完成清理整治,剩余项目也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完成时限。从制度看,各地纷纷设立了河长湖长制。从协同机制看,沿岸各地“下好一盘棋,共治一江水”的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如浙江吴兴区与江苏吴江区比邻地界长期存在的“三不管”环境问题近年来得到扭转,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所有这些,都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提供了保障。
长期来看,长江经济带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生态环境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开展生态环境修复保护。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要求。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宝库。守好这一宝库,追根溯源、系统治疗,就要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综合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要素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江河湖库的协同统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让长江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在废弃物处理利用上,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利用生态学原理,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淤泥、农林废弃物等集中起来,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经过净化用于新能源汽车原料等,从而形成新能源生产——污染治理一体化。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林下经济、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途径,让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者获得合理回报,让生态环境破坏者付出相应代价。通过加强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在畅通区域循环基础上构建国内大循环主动脉
长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向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长江经济带发挥重要作用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天然联系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工程师到苏锡常地区帮助乡镇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开启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序幕”。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加减并举、破立相伴的举措不断落地,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良好效果,使产业链具备了一定的高端链接能力、自主调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发挥产业综合优势,提供高质量供给、培育新型消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应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现代化经济体系雏形显现。这些积极变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不仅要畅通流域经济社会循环,更要成为贯通国内大循环的主动脉,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开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新局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上海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乃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应率先探索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勇于创新,构建统一开放有序市场,形成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推进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沿江各省市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和支撑体系。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挥协同联动的综合优势,激发各类主体活力,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运行和管理水平。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成为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国内主要交汇地带,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从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到渝新欧国际铁路开通,从中欧班列开行城市逐步增多,到我国与国际联系的日益增强,无不展示我国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更大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高度重视,把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系列战略任务放在浦东,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浦东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1.27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开发开放初期的1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逾4000亿元,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承载了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三角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要集聚创新要素,树立敢于创新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卡脖子”的重大问题上担当作为,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在买不到的技术上取得突破,在进口替代上优先迈出步伐;打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要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要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扩大投资和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各地应当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坚定信心,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围绕当前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