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财政金融这样发力

近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为完善财政、金融等促消费支持政策明确方向。相关部门扎实落实行动方案要求,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加强消费激励、提振消费信心。

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消费作用

财政政策通过优化税收调节、完善转移支付、促进就业创业以及健全社保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能够在促进居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注重提升资金效益,将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提振消费要更加重视“投资于人”

把更多的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是宏观政策导向上的一个积极变化。需要指出的是,以服务消费为着力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提升,必须要通过持续稳定的制度性安排来实现。

“文旅+”激发消费新动能

逐渐升温的赏花游、多点开花“一票难求”的演出活动、种类繁多活力四射的体育赛事……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跟着演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展现出文旅产业拉动消费的巨大潜能。

今年扩消费怎么干?商务部这场发布会划重点

更好地发挥以旧换新政策效能、促进外贸优品消费、扩大入境消费……记者从商务部25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商务部将围绕扩消费开展四方面工作。

提升辨识度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旅地标

当前,在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战略机遇下,可以文化IP为核心,通过体系化开发、场景化转化、国际化传播,促进长江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吸引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

我们要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把握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内在逻辑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理解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我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众多、韧性强劲、潜能巨大的显著特征,发挥好超大规模市场、丰富应用场景等突出优势,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培育绿证市场带动绿电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大力培育绿证市场,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引导绿证价格合理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提出到2030年,绿证市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社会自主消费绿色电力需求显著提升,绿证国际应用有效实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高赤字率传递更加积极信号

提高赤字率和赤字规模,意味着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有利于进一步增加社会总需求,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经济增长。只有财政资金高效运用,才能实现政策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财政政策组合拳增动能强信心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受到高度关注。

低空经济乘风起

近年来,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代表的低空经济,加速走进大众视野。我国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大的创新与生产能力、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以及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为低空经济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好优化消费环境政策组合拳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力争通过3年时间,使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得到系统治理,商品、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消费风险明显降低,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国消费环境明显优化。

如何整治“内卷式”竞争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召开会议作出部署:将依法加强重点行业价格监管,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引导破解“内卷式”竞争;着力规范竞争秩序,共建良性生态。

政策拉动显效!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家电近9000万台

商务部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2024年8月至今,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近9000万台。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实现跨年度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20.8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2757.2万台,带动销售930.8亿元。

培育健康消费新增长点

在政策推动下,健康消费市场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消费者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愈加旺盛。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按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责任,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加快形成工作合力,稳定市场预期,扎实推动提振消费各项政策措施更快更好落地见效。

事关育儿、就业、增收!国新办发布会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按照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的政策思路,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方案有哪些新亮点?如何更好培育消费新动能?在国新办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以提振消费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内需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透视消费新动向:新场景,解锁消费新“姿势”

这场消费“上新”热潮也在全国铺开。浙江乌镇景区引入人形机器人,游客纷纷与机器人“握手”、合影留念;在重庆,昔日的防空洞被改造成火锅店、酒吧和书店等洞穴消费新场景;陕西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推出沉浸式寻宝地图等数字技术应用产品,通过科技赋能让游客“梦回大唐”……

起步平稳 向新向好

今年前两个月,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消费投资稳中有升,主要指标增速多数快于上年全年,为一季度经济开局奠定了较好基础。“两重”“两新”政策力度加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各地区各部门相继推出促消费、惠民生“组合拳”,加大稳投资工作力度,强化项目、资金等要素保障,国内需求有望逐步扩大。

培育城市消费新载体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旅游休闲街区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的城镇内街区。旅游休闲街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文化和城市肌理的缩影,也是城市文旅消费的新载体、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新场域。

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成效方面,截至3月16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合计超过132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2600万台,4100多万消费者申请了51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至2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50.1%,其中2月同比大增188.2%。

提振消费,重磅发声!六部门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我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此前的消费政策大多从供给侧入手,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比如,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包括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支持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调、稳步调等。

如何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

外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

宏观政策释放浓浓民生暖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新业态呼应新需求 激发消费新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体验经济、首店经济、演艺经济……多姿多彩的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互为呼应,折射出中国“风景正好”的经济魅力。

培育释放消费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呈现全球化、共享化、融合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我们要顺应趋势,持续增加消费新供给,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注入强劲动能。

权威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新亮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在政策上有哪些新亮点?3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明晰规则破解预付式消费堵点

为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司法解释规定,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这一规定有利于整治过度劝诱、欺诈营销行为,引导经营者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为破除消费者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围绕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方面内容,提出“提升实物消费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等19条具体举措,有助于系统治理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准确把握全面提振消费的务实举措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

优化税收环境激发新活力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相关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5870亿元,占比达60.4%。当前,结构性减税降费落地显效,依法治税水平持续提升,税务数字化转型阔步向前,一系列瞄准痛点和需求的税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提速升级焕新的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为民企增活力、添便利。

咖啡解锁多元消费场景

我国咖啡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咖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面对咖啡爱好者对咖啡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的多样化需求,相关企业要紧跟市场趋势,注重咖啡的口味口感、健康功效、品牌效应和产品综合性价比,让香浓的咖啡带动更多新消费。

拥抱青年人,实体店焕发新活力

"青年人的新型消费需求,正带动线下实体店形成更多消费热点,比如以场景化消费为特点的沉浸式体验经济,以兴趣圈层为纽带的社群化消费模式,以文化IP为载体的情感消费升级,以智能交互为支撑的科技消费形态等。"

优化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旅游消费潜力,能够在提振服务消费、带动旅游上下游产业发展、增进就业岗位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振消费天天应是315

315不只是问题的曝光台,更应是监管的催化剂。唯有将一天的集中曝光转化为365天的长效治理,让每一家企业都敬畏规则胜过追逐利益,才能筑牢消费安全的基石,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找准真需求创新消费场景

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近年来,从“冰雪+”到“银发旅游专列”,从“以旧换新”到“即时零售”,各类创新场景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也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动力。

官方促消费“点名”多个潜力行业,新机会在哪里?

方案聚焦“一老一小”两大核心群体优化产品供给,提出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未来养老托育相关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利好。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型消费是指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的消费形式。相较传统消费,新型消费在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消费场景、消费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形成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领域,是当前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培育释放消费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呈现全球化、共享化、融合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我们要顺应趋势,持续增加消费新供给,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注入强劲动能。

让钱包鼓起来、消费旺起来 专家解读如何从源头破题

为居民增收减负,从源头提振消费,此次《方案》把“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除此之外, 提振消费还将从哪些方面着力推进?消费结构性的问题又该怎样从源头破题?《新闻1+1》连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带来分析解读。

多组数据见证前两月中国经济活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大家首先最关注的就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从前两月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为经济增长5%的目标开了好头。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吴琦认为,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并拓展应用场景,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创新。"

培育城市消费新载体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城市更新的会客厅和展示厅,是城市生活的温馨回忆。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老街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如何让街区内的文化和工业遗产焕发活力,尤其是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尤为重要。

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方案》进行解读。

政策显效,经济运行向新向好

今年1至2月,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发展新动能逐步壮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有关情况。

为流动的骑手提供稳稳的保障

社会保障,关乎民生福祉,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从“外卖员工伤赔付难”的破解,到“为全职骑手缴社保”的突破,这场关乎超2亿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变革已然开始。当企业社会责任与制度创新相向而行,当每个奔跑的身影背后都有社会保障托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更好与人的全面发展交融。这份“稳稳的幸福”,终将照亮每一个劳动者的奋斗之路。

“非标商业”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非标商业的繁荣折射市场盎然向新的向好态势。今后要鼓励非标商业结合地理、文化等当地禀赋,因地制宜持续打造特色鲜明、烟火气浓、科技感强的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提升消费体验,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政策举措提振消费

各项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尽快发挥实效,仍需各方一起努力。2025年,在创新效应、政策效应等有利因素的带动支持下,我国消费有望增速向稳、增量向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能。

“我国消费市场蕴含巨大发展机遇”

行动方案有哪些新亮点?以旧换新政策如何向纵深推进?如何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人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透视消费新动向:新场景,解锁消费新“姿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从“谷子”狂欢到首发盛宴、沉浸式夜游、人工智能+消费,一个个消费新场景正不断重塑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能,为经济释放“新”热度。

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 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方案》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