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委员——助推小浆果长成大产业

“这是我提出的第二份关于小浆果产业的提案,每一份都有落实、有回音。”王静说。

刘建国委员——法治教育呵护未成年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共同构建防护网。”今年全国两会,刘建国计划提交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联动机制及推动专门学校建设的提案。

巴莫曲布嫫代表——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

“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滥用。”巴莫曲布嫫说。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发展竹编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文旅发展,杨昌芹今年的建议除了继续关注竹编产业的相关发展之外,还会重点关注赤水市交通发展。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王彩云:中国乳业要更创新更高效更可持续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彩云一直关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带领团队专注于攻克乳业发展中各类“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为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增添创新动能。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李英代表——让司法服务更好惠及基层

成立社区诉源治理工作室、设立法律咨询日、组建法律服务专业队伍,李英和同事们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传递了法治精神,把法治的种子种进老百姓心田。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徐军代表——让更多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这些年来,徐军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孤困儿童帮扶上,走访孤困儿童家庭早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行程,心无旁骛、不辞辛劳。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闫永志代表——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在采访中,“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是闫永志说得最多的话。他深知,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这样提出的建议才更具针对性、更有“生命力”。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冉慧:持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大交通”建设

自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冉慧一直致力于推动武陵山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她陆续提出了关于渝湘高铁、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的建议。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建言

"2024年,通过走访调研三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傅小云发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短板。"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慧:以法律专长助力基层治理与民企发展

"(秦楷第 摄)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张慧将法律专业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助力基层治理,护航民企发展,为民代言解忧。"

履职一年间丨为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

春风好扬帆,奋进正当时。2025年全国两会临近,我将牢记使命,忠诚履职,进一步发挥妇联界别优势,始终代表和联系妇女群众,不断为她们排忧解难,使她们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可持续。

履职一年间丨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政治责任,勤学习善钻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履职本领,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自觉投身于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的一线实践,努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履职一年间丨寻找热带农业发展“金钥匙”

下一步,在持续强化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天然橡胶等重要热带农产品安全供给及高水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我计划推动设立“国际热带农业研究合作组织”,链接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力量,全面提升热带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全球热区新的“绿色革命”。

履职一年间丨一张特殊的地形图

回顾一年来的履职活动,越来越多的省市应用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成为我履职过程中最值得骄傲的事。作为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的一项活动,这一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政协委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履职一年间丨守护好这片黑土地

如何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我认为,要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科学选择议题,合理确定协商形式,努力做到议题选择准、情况调研透、协商内容精、议政质量高。

履职一年间丨做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推动者

回望2024年,作为一名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我立足本职、认真履职,积极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履职一年间丨发出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2024年,我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参政议政,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努力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

履职一年间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我是医疗卫生和教育行业的一员,把人民生命健康事业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为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是我履职的初心与使命。

洪松花: 石榴花开在了团结沃土上

“我的发展离不开张家港这片沃土。张家港精神第一条就是‘团结拼搏’,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洪松花说。

“民之呼,我之愿”——全国政协委员安庭的履职故事

“因为心中时时牵挂,所以常常放心不下。”安庭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做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的事,是政协委员的分内事。

履职一年间丨共绘更大同心圆

这一年,我持续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为香港服务的决心。

履职一年间丨推进宗教中国化湖北实践

自2023年成为全国政协宗教界委员以来,我一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所在界别,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

履职一年间丨照护好“最柔软的群体”

凝聚巾帼之力、汇集巾帼之智,是妇联界委员责无旁贷的政治使命。

履职一年间丨用好提案为百姓发声

回顾2024年的履职经历,我有一个深切感受,那就是对政协委员来说,好提案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更是群众心声的传递与回应,把提案写好是每一位政协委员的必备素质和职责所在。

履职一年间丨为了沉甸甸的饲草

这些重要政策出台和国家布局,让我作为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感到振奋,也为自己在其中出了绵薄之力,深感欣慰。饲草产业要“行稳致远”,仍然任重道远。

履职一年间丨学习好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

在政协平台的学习交流研讨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履职一年间丨为数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鼓与呼

"我作为一名科协界别的政协委员,积极加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调研,努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履职一年间丨这件提案画上了圆满句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而科技创新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传统的银行信贷难以满足其持续且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

履职一年间丨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科教文卫、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履职一年间丨让世界读懂中国

"面对埃及记者朋友关心的如何推进中埃关系发展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协力同心,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

履职一年间丨用心用情聚共识

政协舞台大有作为,在未来履职路上,我将继续立足所熟悉领域,围绕科技创新和创业金融持续发力,深入探讨行业发展的难点和需求,提出更多优质提案,并团结汇聚身边科技界同仁的智慧力量,共同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履职一年间丨聚焦主线促团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将本职工作与履职深度融合,是政协委员的必修课。

履职一年间丨把讲好中国故事“刻进DNA”

2024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实的一年。我立足本职,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外”的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努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履职一年间丨为了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回首2024年履职路,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自豪。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继续为推动构建企业主导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鼓与呼,让更多科技“盆景”成长为产业“森林”,共同谱写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春天。

履职一年间丨着力宏观协同堵点不放松

下一步,我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诉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积极参与国是,认真履行委员职责。

履职一年间丨多看多听多思考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我对此体会深刻。

履职一年间丨千年“浆水”焕新颜

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变革的“提速器”和“催化剂”,正是因为“卧薪尝胆”的创新之旅、“舍我其谁”的创新之志才成就了一个个像“浆水酸菜”这样的小企业,才推动了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

履职一年间丨在国门下为群众服务

一年来,除了积极以政协委员身份搭建起与群众的沟通桥梁,我也不忘自己是一名少数民族界委员,努力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履职一年间丨青山一道同云雨

两岸统一是历史必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将在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指引下,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桥梁纽带,用心用情地写好、讲好两岸故事。

履职一年间丨助力科创科普两翼飞

展望2025年履职工作,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履职一年间丨讲好岭南道教故事

通过参与履职活动、与基层群众深入接触交流,不仅加深了我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也更加坚定了奉献社会的决心。

履职一年间丨书香润同心

每天打开委员读书群,看到“群友”们的热烈讨论,都是让我感觉最惬意和放松,同时又备感责任、润泽自我的时刻。

履职一年间丨架起黔港友谊桥

如何助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直都是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履职一年间丨做科创浪潮护航者

我国科技创新迎头赶上之时,针对创新成果和高科技企业的网络攻击却愈演愈烈。这鞭策我扎根网络安全,将履职工作做专、做深、做实,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守好安全底线。

履职一年间丨莫愁千里路 自有到来风

微观个体的健康生活备受委员们的关注,宏观环境建构同样需要委员力量。

姚金健: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做好一颗螺丝钉

“要积极参加相关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声,以新担当诠释新作为。”

林豪:五指山下放飞乡村振兴梦

“只有把特色产业发展好,乡村全面振兴才有基础;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龙倜:护佑生命让人民健康有“医”靠

“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同向发力,一定能切实保障护士的权益,让更多患者享受有温度、有延续的护理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许洪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新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全国人大代表许忠: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文艺工作者,就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努力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全国人大代表刘建明:在基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因此,在广大基层,必须努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忠:在“毫厘”之间做细做精航空产品

“人大代表要履好职,就如同完成一项精细的工艺,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去对待。”

王金杰:质检一线绽芳华

要加强数字化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支撑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提高奶业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数字化能力。

赵明枝:“爱心邮路”风雨无阻

“做好慈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有优势,都可以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